2025年5月20日下午,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十三届“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之“可持续交通”圆桌会议,在科技大厦九层西会议室顺利召开。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红昌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词。他强调在全球气候治理与“双碳”目标下,可持续交通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此次会议对激发青年学者学术创新、推动我国可持续交通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会议由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环境、能源与资源学院讲师曹梦秋博士作主旨报告。报告以“共享经济与可持续城市发展:大伦敦区汽车共享的启示”为题,剖析了共享经济及伦敦共享汽车普及困境,引发了与会者对共享经济效率、公平与可持续性的热烈讨论。
专题报告环节,五场学术报告亮点频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陶遂副教授的报告“交通劣势与社会包容:智能手机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应用及影响”揭示了智能手机对于弱势群体出行体验的改善作用与机理;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赵娟娟老师的报告“三元知识类型视角下创新人才的住-行决策”分享了德国慕尼黑创新人才住-行决策特征与优化策略;北京交通大学焦敬娟副教授的报告指出,产业规划与公共服务配套是激活高铁新城的关键;北京交通大学史坤博老师的报告提出了共享出行服务可达性评价新方法;硕士生高悦扬的报告分析了空中出租车对私家车购买意愿的潜在影响与机制。
本次会议从多学科视角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见解与新颖的实践启示。未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搭建平台,推动运输经济理论与实践融合,助力交通体系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