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神,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经研究,学校决定启动2013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工作。为做好本次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凡是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均可参与申报,学校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跨年级合作研究,项目成员不超过3 人 。已获得项目资助且未结题者不得参与申报。 二、申报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条件的准备、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试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 创业实践项目是本科生团队或者由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责任的情况下,允许项目负责人毕业后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该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 三、申报要求 1. 立项原则:遵循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探索性原则,结合学校特色,依托学科优势,产学研结合,开展立项研究与实践。立项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课题实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2. 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立论根据充足,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并且具备项目实施条件。学校鼓励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以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企业研发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 3. 项目周期: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1 年;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2 年;创业实践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4 年。 4. 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发明、创作、设计等项目;应用性、创新性研究项目;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项目;未参加国家与北京市有关竞赛的前期研究项目;社会调研项目;其他有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项目。 四、申报程序 (一)创新训练项目 请各学院结合新的培养计划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教师和学生填写《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 与2 ),形成《课题指南》,并在教务处网站学院动态栏向全校公布。 根据《课题指南》,学生个人或组建团队完成《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申报书》(见附件3 )的填写,并于规定时间内向公布学院提交;学院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初步确定项目推荐级别,并对项目进行排序,按项目排序填写《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见附件4 ),并于2013 年4 月22 日前将申报材料提交教务处,申报材料提交的要求见附件5 。 (二)创业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结合学校举办的创业大赛进行。具体事宜请关注相关的创业大赛赛事安排。 (三)创业实践项目 基于前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参加创业项目选拔大赛并获奖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申请,学校审批立项,进入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孵化。 五、评审标准 评审专家组依照立项原则与范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价,确定能否立项和资助: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明确,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是否合理可行; 2. 研究内容是否具有创新之处和特色以及预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3. 是否已有相同和类似项目并完成; 4. 设备、人员及经费等条件是否保证项目完成需要。 首先请有意向的教师和学生填写《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申请书》(见附件1 与2 ),并于2013 年3 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提交至jd_dxscx2012@163.com,学院汇总后形成《课题指南》,在教务处网站学院动态栏向全校公布供学生申请。 申请的学生个人或团队完成《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申报书》(见附件3 )的填写,并于规定时间内向公布学院提交;学院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初步确定项目推荐级别。 2013.03.18 教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