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学院发布“一带一路”工作开展报告
2017-07-11 14:59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14528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四年来,学院教师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在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学术出版、平台建设、学术会议、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行动,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人才、理论和智力支持。日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办公室系统总结相关工作,撰写并发布《经管学院“一带一路”工作开展报告》。全文如下:

                                                            经管学院“一带一路”工作开展报告

经济管理学院在“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商学院”的愿景和“贡献商学智慧,培育领军人才,造福经济社会”的使命指引下,以“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契机,打造全方位的国际化商学院,贡献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影响力的商界人才,全方位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1.“一带一路”科研成果

1.1 主持的科研项目

我院教师主持的“一带一路”直接相关课题20余项,具有代表性的有:国家外国专家局“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欧盟第七框架下中国-欧盟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欧非国际贸易与物流枢纽中心可行性研究”项目等。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培育项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络-现状、需求与潜力”和“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路径与对策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下“走出去”产业选择与投资模式研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研究,“一带一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一带一路"综合发展指数研究,“一带一路”铁路建设项目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加快“一带一路”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和高校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策略研究等。

其中,作为“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的重要进展,在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国家外国专家局相关负责人为11名海外专家颁发了“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计划专家聘书。

欧盟第七框架下中国-欧盟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由2所中国高校和6所欧洲高校联合开展,我院物流团队主要承担物流信息技术运用对实现集装箱供应链整合的研究,目前项目已取得丰硕成果,11人赴国外开展合作交流,项目组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重大培育项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络-现状、需求与潜力”课题整合了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等优势特色学科,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网络的社会需求分析、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及优化、基础设施网络综合开发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保障机制研究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研究。

1.2 国际合作

学院与海外院校共签署了33个科研合作协议,主要合作方有巴西坎培纳斯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荷兰鹿特丹管理学院、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

我院教师与世界银行、美国能源基金会、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奥克兰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澳大利亚中澳项目保障研究所、鹿特丹管理学院、荷兰皇家科学院、韩国海洋水产研究院等进行了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共26项。

1.3 学术出版

主要的成果有两项:

一是刘伊生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编制的《国际工程风险评估技术规范》(TG/CCMSA001-2016)以团体标准形式发布。在“一带一路”全面推进,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日益扩大、风险日益突出背景下,该规范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进行国际工程风险辨识和评估提供了指南,对加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是林晓言教授等主编的《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再版,从多个视角阐明了高速铁路完善区域交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该著的出版意义重大,获得了行业内外专家的赞誉。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原副部长孙永福在为本书撰写的再版序言中谈到,“这是一部难得的系统论述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的专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形成的新格局大有裨益”。

2. “一带一路”平台打造

2015年3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在此大背景下:同年5月,学院便成立“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旨在打造一流的丝绸之路新型智库;6月,学院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作为创始成员,联合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致力于瞄准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前沿,打造政府和行业、企业的重要智库;20167月,学院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等单位,发起设立“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旨在为国内外基础产业互通提供法律、政策、标准、信息、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全方位咨询服务和市场引导。

2.1 “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揭牌仪式)

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自20167月成立起,研究院积极申报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已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完成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工作。



(图为: “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部分专家参加智库会议现场)

此外,产业研究院自建院初始,一直致力于国内外合作的积极拓展。截止20176月底,已与美国、法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智库组织建立初步联系。其中,已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弗兰克•巴登公共政策与领导学院、东南非共同市场以及印度尼西亚国际研发中心等国际组织与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一批政府高端智库以联合研究的方式开展相关课题合作,积极拓宽向中央、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研究或咨询报告的渠道。

目前,研究院已聘请20余位国内产业界、学术界和政界的顶级专家学者组成首批专家委员会(见附件2《北京交通大学“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首批专家委员会名单》),并已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一带一路”教科文卫引智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聘请12名中外不同产业领域的智库专家作为研究小组联合负责人或成员加入研究团队,联合开展推动产业联盟和产业合作研究咨询工作,共同推进对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维度的深入研究,支撑我国与沿线国家与地区产业和产能合作政策的科学制定。

2.2 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


(图为:北京交通大学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签约仪式)

北京交通大学与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合作成立“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该研究所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作为创始成员,后续将按规程吸收来自全球物流领域一流研究机构加入。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定位为开放的世界一流研究机构,除了来自北京交通大学与伊拉斯姆斯大学的优秀学者外,还将汇聚来自全球的一流专家,瞄准国际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研究前沿,特别关注跨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全球供应链管理、国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多式联运、中国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国际物流,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和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下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问题,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进一步丰富供应链与物流研究的基础理论,推动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研究所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聚焦当前物流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近期将重点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运输与配送网络的构建与优化,以及涵盖海上航运、港口物流、高铁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设计、运营优化和风险管理等前沿课题的研究。

2.3 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图为: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是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国研文化传媒公司共建的研发机构,重点是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丝绸之路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团队,为丝绸之路国家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最终要把该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丝绸之路新型智库。中心的重点工作聚焦于:对“一带一路”相关的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科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问题开展长期跟踪研究;组织“丝路话语”系列论坛,以利同行交流、发布研究成果、增加话语权,打造舆论高地;编著出版《丝绸之路》丛书和《新丝路》特刊以及中国智库第八辑《新丝路大战略》提升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影响力。

3.“一带一路”学术声音

3.1 “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圆桌会议


(图为: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圆桌会议合影)

2017年325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圆桌会议在京召开。中外专家就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的重点问题、合作机制、合作前景做了深入交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陆忠伟就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四个观点:由倡议的思维转向落实推进的思维;由封闭思维转向开放思维;突破以我为主转向合作共赢的利益观;从产业合作思维转向资本思维。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冯海发特别强调要关注一带一路未来发展的三个机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和教育文化交流。日本政治家浜田和幸指出了美国出现的锁国现象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冲突,在新的形势下,促进一带一路要推进政治、文化、贸易的合作,以及保护环境的问题,希望两国能够在能源、环境、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通过一带一路的协力推进,解决新形势下共同发展的问题。

3.2 张文松教授应邀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图为:张文松教授在一带一路国际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圆桌会议上做主题报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514日在北京拉开帷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首倡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由开幕式、领导人圆桌峰会、高级别会议三部分组成。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约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绘互利合作美好蓝图。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以来,已成为智库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相继成立的“一带一路”研究平台,目前已达300家。参与“一带一路”研究的外国知名智库已有50多家,中亚、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智库纷纷组织研究小组、开展“一带一路”专题研究。

我院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北京交通大学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张文松教授,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研究“一带一路”的大学学者代表应邀出席“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与会专家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智库应携手拓展“一带一路”发展的新空间;二是智库应携手谋划“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思路;三是智库应携手建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工作的新机制;四是智库应携手探索“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模式;五是智库应携手构筑“一带一路”合作的新平台。

3.3 第三届国际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简称IAC)


(图为:第三届国际咨询委员会会场)

2017年421日,经管学院召开第三届国际咨询委员会(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简称IAC)会议。经管学院院长张秋生教授向会议做“‘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化发展”主题报告。与会专家结合“一带一路”主题,围绕“学术、教师、国际研究”和“项目、学生、企业联系、校友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为学院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学院的机会”成为委员们讨论最热烈的议题。国际化的商学院之间的合作,不仅要有宏大的顶层设计,更要关注实施层面的具体细节。“一带一路”不仅要让商品、服务、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在沿线国家之间自由流动,更应通过大学和学位上的互相承认,以及针对学生和教师的交换项目,促进人力资本的自由流通。委员们注意到,北京交大经管学院通过成立“一带一路”产业研究院、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研究所、丝绸之路研究中心,推进威海校区系列国际项目和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研究生院项目、参与中俄交通学院人才培养,承担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外国专家局“一带一路”项目及欧盟第七框架下中国-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等,深度参与到“一带一路”进程中,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纷纷表示愿意与学院一道致力于“一带一路”的科研、教学和产业服务,携手建立国际商学院联盟。

3.4 首届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际研讨会


(图为:徐寿波院士在首届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际研讨会上做主题报告)

     2016年11月6日,首届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国际研讨会在重庆交通大学举办,国内外1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交通运输、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推动新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徐寿波教授在会上作了《“一带一路”大物流战略的分析与实施》的报告。徐寿波教授作为“物的流动论”的创始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徐寿波教授依据大物流论分析了“一带一路”大物流时空结构关系,并提出大物流视角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途径,一是推动跨境产业链建设;二是注重提升跨境大物流综合效率;三是促进跨境(区域)大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国际会议为重庆各高校与波兰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搭建了相互启迪、凝聚共识、分享智慧的平台,进一步增强和扩大了沿线各国间的学术文化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交通物流领域的建设合作,有效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大范围拓展。

4.“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与培训

作为学校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学院之一,经管学院在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方面成绩突出。进入新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运营进程中,面临的机遇良多,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也加大。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管理人才和商学精英,成为国家、行业和企业共同的迫切需要。

4.1 国际交流项目

学院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等3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了55个合作项目,2016年外派学生出国交流153人,出国攻读硕博学位109人,接待境外学生交流访问213人次。多层次的国际联系和全方位的项目合作,为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提供了多样而便捷的选择机会。

4.2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图为:成立中俄交通学院签约仪式)

除了注重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学院还下大力气投入国际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学院在校留学生近160人,开设有5个全英文授课项目与之对接,作为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

2016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设立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办学地点位于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20169月招收首批学生。

2015年,北京交通大学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签署协议,联合举办中俄交通学院,经管学院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被列入首批4个试点专业。20173月,首批俄方学生到校学习专业课程,其中多半选择了物流管理专业。

4.3 国际化人才培训


(图为:我校承办2017年非洲铁路建设管理研修班开班典礼)


(图为:学院领导与2017年非洲铁路建设管理研修班学员合影)

2016年,学院完成泰国国家铁路局、交通部、清迈大学等多项国际培训任务。

2017年6月,受商务部委托承办“非洲铁路建设管理研修班”,完成约30名非洲铁路经营、管理官员的培训工作。

5. 结语

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既是高等院校不容错失的重大机遇,更是无可推卸的责任使命。未来,经管学院还将充分发挥与海外大学、机构和本土产业、企业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将一带一路的学术热点研究与研讨常态化推进,着力提升各方面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和开放办学质量,在此过程中继续推进治院办学与产业服务深度结合,用商学智慧托举起新的“丝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