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召开2009年寒假工作会议
2009-02-23 16:00 信息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444
经济管理学院于2月19日、20日召开了寒假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讨论2009、2010年学院、系、中心工作要点与工作规划,以及院、系、中心管理体制创新等相关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全体院领导、学院各系、中心主任以及机关各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相关领导与负责人在与学校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学院有关文件精神,在会议上学院负责人、各系及中心主任根据学院“十一五”规划,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了发言,并就本科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科研工作、学科、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刘延平院长结合大家的发言,提出了学院未来两年的发展原则与思路: 一是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应当认真研究、梳理学院现有学科、专业情况,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评估,下决心停办、缓办弱势专业,选择办得了、办得好的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全院资源,下大力气提高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在调整结构上认真研究,围绕硕士、博士优势、特色专业,对存量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满足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在增量方面,各系应当对新引进的教师要进行认真规划,严格按照学科发展规划引进人才。 二是国际视野,质量优先。国际化,是学院未来高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当广泛拓展渠道,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合作。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境外短期、长期学习的规模,不断增加派出国外进修教师数量,使教师与学生具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前沿的国际化知识体系,以此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根本,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教学、科研的一体化体系建设是学院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各部门应当认真思考,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不断提高招生、培养、论文、就业质量,要出高水平、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应当使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紧密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是以人为本,机制创新。学院各个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体”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与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学院和谐发展的文化。 学院将成立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委员会、财经委员会等若干个以教授为主体的专业委员会,使广大教师充分参与学院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在完善现有制度基础上,不断创新学院管理与人才培养机制。学院将研究、探索增加系、中心权限,理清权利和义务,建立目标责任制;以课程团队建设为基础,打通本科、硕士生课程建设界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条件,开展多种形式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院国际化水平。 会议提出,全体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忠于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大家要齐心协力全身心地工作,努力创造学院和谐向上的氛围,促进学院的持续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