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科双边论坛在思源东楼30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我校金融系主办,重点围绕金融学科建设及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与会嘉宾包括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与财政系主任卓小杨、副主任李奕、助理教授许克维,经济系特别副研究员王可第,我校金融系主任陆超,教授张秋生、阮加、刘德红,副教授张莉莉、肖迪、靳馥境,预聘副教授程飞阳,讲师黄超、姜天齐、樊瑞鑫以及部分金融系本硕博学生。
论坛分为学科建设交流和学术论文宣讲两个环节。首先,陆超代表金融系对卓小杨等一行人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双方持续深化合作的殷切期望。在金融学科建设研讨环节,卓小杨介绍了北理工的跨区建设情况和金融学科的发展思路,张秋生介绍了学院金融学科建设历史与成果。双方围绕金融学科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科研合作等方面深入交流,达成了金融学科发展需突出行业特色等共识。
在论文宣讲环节,五位青年学者围绕金融学术前沿问题展开精彩报告:
卓小杨汇报论文《The Term Structure of Index Option Returns》,深入分析了指数期权收益的期限结构特征及其定价逻辑;
李奕报告《From Values to Value: The Impact of ESG Ratings on Financial and Real Efficiency》,分析了ESG评级对财务效率与实体效率的异质影响;
程飞阳以《Safeguard or Strain? Effects of Expected Government Support on Debt Financing》为题,探讨了预期政府支持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双重影响;
樊瑞鑫汇报《Diverging Effects of Herding on Stock Returns: Evidence from Individual Investors at Different Wealth Levels in China》,揭示了不同财富水平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股价的分化效应;
詹天佑学院直博生陈蔚青展示与导师刘德红的研究成果《Bank Vulnerability and Stock Returns: 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探讨了在不同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脆弱性对银行股回报的异质性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的王可第、许克维以及我校的阮加、张莉莉、肖迪、黄超、姜天齐等师生在报告后就理论模型、数据构造、改进方向、后续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思想碰撞频繁。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深了北京交通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在金融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校金融学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