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苏树林、黄奇帆、高西庆、吉晓辉等荣登“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汽车业并购与重组、浦发获得中国移动战略投资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获选“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年,十年来,评选将中国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和极具震撼力的焦点事件几乎全部网罗其中,事件本身及评选备受并购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所关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权威性日臻成熟和强大,对中国并购市场逐渐走向规范、成熟,对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届评选继续秉承公平、公信、公正的原则,以专业的角度和权威的评判,根据开创性、责任感、影响力、推动力、阳光并购等一级指标以及创新精神、社会责任、行业发展、社会影响、价值创造等二级指标,经过社会征集、推荐评选、专家书面评选等方式,最终选出“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和“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2010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宗南 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围绕食品产业链做大做全的战略,光明集团展开了一系列海外并购:从5月发起澳洲糖企CSR并购的功败垂成,到7月旗下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Synlait Milk创造的中国乳业首起海外并购案例,再到9月与英国联合饼干进行的排他性收购谈判,12月与美国维生素零售连锁店 “GNC”的收购谈判,王宗南主导的光明集团正在面向全球撒下一张并购的巨网。王宗南在任联华超市董事长期间,曾因实施当时国内连锁业最大一宗异地并购案而获得2002年十大并购人物称号。
2.邓崎琳 武汉钢铁集团总经理
2010年,在邓崎琳的带领下,武钢从频繁的海外并购中多有斩获:2月,武钢完成对巴西铁矿石生产企业MMX公司的收购;5月,对马达加斯加和利比利里亚铁矿项目的收购获得批准,武钢正式进入非洲铁矿市场;7月,武钢收购加拿大铁矿石公司CLM近20%股权,收购澳大利亚CXM公司完成矿权交割;11月,武钢与加拿大矿业公司Adriana Resources Inc达成初步合作协议。
3.吉晓辉 浦发银行董事长
2010年,浦发银行在董事长吉晓辉的主导下引入中国移动作为战略投资者。浦发银行不仅提升了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给浦发银行战略转型带来希望和契机,而且还开创了中国金融业和电信业合作的崭新模式,并刷新了A股市场最大单笔股权交易的历史纪录。
4.许奇锋 侨雄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8月23日,侨雄能源宣布,拟斥资88.89亿元收购拥有8个位于贵州煤矿的景华投资,收购代价是侨雄市值的4倍。这是以玩具制造起家的侨雄国际更名为侨雄能源以后的最大一笔能源收购,对于拥有玩具、地产、化工以及礼品等多元业务的许奇锋而言,本次收购不仅可以增加侨雄能源的煤储量、丰富其储量种类与提升市场地位,还可进一步增强其战略价值。
5.邱亚夫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
5月25日,拥有一百多年历史、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服装品牌运营商的日本RENOWN向中国纺织企业山东如意集团实施第三方定向增发,如意获得RENOWN公司41.53%的股权,交易总额为约3亿元人民币(39.99亿日元)。交易完成后,如意集团将成为RENOWN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企业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的一次并购交易,从购买日本产品到引进日本技术,再到收购日本品牌,经过近三十年的积累,中国企业收购日本企业的战略机遇期或许已经到来。
6.苏树林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继2009年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而创造中国油企最大海外并购之后,2010年,在苏树林的带领下,中石化四面出击,其海外并购的力度与速度都引发了广泛关注:3月,以24.57亿美元对价收购集团位于安哥拉的油块资产;4月,出价约46.5亿美元购买美国康菲石油加拿大油砂公司9.03%股份;10月,以71.09亿美元对价认购西班牙雷普索尔巴西公司40%股份;12月,以24.5亿美元收购OXY阿根廷子公司100%股份及其关联公司。
7.胡茂元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11月18日,上海汽车集团宣布参与美国通用汽车IPO项目。通用此次发行规模为1980年以来全球最大的一起IPO,而上汽集团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总计出资4.99亿美元,约占美国通用汽车总股本的0.97 %。经历了近20年的合资合作,作为中国最大汽车企业的掌门人,胡茂元领导上汽以投资者形象参与通用IPO,借助通用推进自身国际化进程,同时开始谋求合资双方地位的改变。
8.高西庆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10年,中投海外投资的进度逐步加快:2月,通过高盛等三家投行进军PE二级市场;5月,投资加拿大能源信托公司;6月,携手厚朴投资美国天然气公司;8月,收购摩根士丹利股份获美联储批准;10月,与社保基金联袂投资海外上市公司;12月,与海外财团共同投资印尼煤炭开采公司股权……从偏爱金融服务业到涵盖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多元投资,从单兵作战到与其他投资者联手出击,中投的海外投资步伐更为稳健,具有丰富海外金融市场经验的高西庆居功至伟。
9.黄奇帆 重庆市市长
2001年,黄奇帆履新重庆,拉开重庆企业兼并重组的序幕:九年时间里,黄奇帆逐步建立起政府控制的八大城建和企业重组投融资平台公司;对西南证券等五个金融企业进行了重组;对渝开发等十一只ST股票进行了重组;对长安集团、重庆商社等几十个集团进行了重组……“世界是可以重组的”,黄奇帆创造性地提出重组的 “重庆模式”广受瞩目。
10.蔡衍明 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10月26日,私募股权基金MBK Partners接受中国旺旺主席蔡衍明的收购提议,这不仅成就了2010年亚洲区域最大的PE退出案例,更为重要的是,蔡衍明将有线电视运营商中嘉网路收归旗下之后,加上此前两年间对中国时报传媒集团的成功并购,对亚洲电视的入股、《旺报》的创办等,蔡衍明已经勾勒出自己媒体王国的雏形。
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按事件时间排序)
1.浦发银行获得中国移动战略投资
3月初,浦发银行发布增发预案,宣布将向中国移动广东子公司发行新股。10月,增发方案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浦发银行最终向中国移动广东子公司发行28.7亿股,占浦发银行增发后总股本的20%,共计募资395亿元,中国移动也成为浦发银行的第二大股东。这是商业银行与中国电信企业首次实现股权上的深度合作。
2.中海油系列海外并购
3月,中海油斥资31亿美元与阿根廷石油公司BEH将Bridas Corporation改组为一家双方各占50%的合资公司;10月,中海油以10.8亿美元价格购入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共33.3%的权益;11月底,中海油通过Bridas Corporation以约70.6亿美元的价格从BP手中收购泛美能源60%权益……一系列的海外并购,为中海油在拉丁美洲及其它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中海油正式“由浅水走向深水”。
3.汽车业并购与重组
2010年,并购重组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主旋律,汽车业国内重组海外并购全面开花。在吉利并购沃尔沃、滕中并购悍马落幕之际:4月,广汽重组民企吉奥汽车,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国有企业重组民营企业的第一案例;5月,中国长安与标致雪铁龙成立合资企业;海外并购方面,7月,中国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将通用汽车旗下的Nexteer转向系统业务部门收入囊中,创造了中美汽车零部件合作的最大并购案;11月,上汽正式参股通用。
4.上海电气收购美国高斯
2010年6月,作为美国高斯国际公司第二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约100亿元人民币(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这家拥有百年历史、全球三大印刷设备制造企业所有剩余股权。本次收购是一起立足于技术的软资产收购,是中国国有企业开始争霸全球技术性产业的一次尝试。同时,从合作、参股再到全部控股,其逐步渗透的收购策略也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一个范例。
5.光明集团系列海外收购
2010年,光明集团发起了一系列海外并购:7月初,对澳大利亚西斯尔公司(CSR)糖业及可再生能源业务的收购功败垂成;7月中旬,光明乳业以3.82亿人民币购得新西兰Synlait 乳业公司51%的股权;9月底,光明集团与英国联合饼干公司进行并购的排他性谈判,拟出价约208亿元(31.6亿美元)。12月,光明集团又宣布与美国维生素零售连锁店健安喜(GNC)的谈判接近达成协议,预计收购价格在25-30亿美元之间。一系列并购表明,光明集团围绕产业链通过海外并购做大做全的意图更加明显。
6.中国重工收购集团资产
7月16日,中国重工披露重大重组方案,中国重工向包括大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在内的7名对象非公开发行约25亿股,购买其持有的大船重工、渤船重工、山船重工全部资产以及北船重工94.85%的股权,实现中船重工集团民船业务整体上市,标的资产估值超过173亿元。本次收购重组完成后,中国重工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造船企业,一个集造修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于一体的“超级航母”将诞生。
7.长江基建收购英国电力网络业务
7月,李嘉诚名下的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财团,以约600亿元人民币(58亿英镑、91亿美元)在竞标中胜出,成功收购法国电力公司(Electricite de France SA,简称EDF)在英国的电力网络业务。此次收购使李嘉诚掌控了英国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渠道,这也是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截至目前最大金额的收购项目。
8.中国旺旺拟收购中嘉网路
2010年10月,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以约超150亿人民币(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BK Partners持有的中国台湾最大有线电视经营商---中嘉网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MBK Partners接受了这一收购提议,这是2010年亚洲最大的私募基金退出案例。
9.友谊吸收合并百联
11月4日,百联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同时发布重组方案:友谊股份吸收合并百联股份,同时以定向增发方式向百联集团发行A股,收购上海第一八佰伴36%股权和上海百联集团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重组体现了上海国资的产业整合思路,完成重组后的友谊股份将更名为“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成为中国最大、业态最齐全的零售百货类上市公司。
10.中电控股收购澳第三大电力零售商
12月15日,中电控股发布公告宣布,澳大利亚新南韦尔斯省政府已接受中电全资附属公司TRU energy就收购Energy Australia能源零售业务、Delta Western售电权合约及电厂发展用地所做出的投标,总代价为20.35亿澳元,约合155.95亿港元。本次收购将使中电控股在澳的市场份额由10%-12%提升至20%-22%,可以有效强化中电控股在澳市场的地位,收购完成后,中电控股在澳建立多元化综合能源业务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新浪产权 2011年0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