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类-并购解析】中国企业应改变海外并购思路

2012年05月10日信息来源:2012年05月10日

    2010年1至11月,我国并购交易总额142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海外并购。但是细看之下,不难发现这种并购思维的落伍。
    第一,中国企业喜欢独立并购,脑海中被“与其合作猎牛,不如单独猎狗”的思维占据,好象合作是件麻烦的、获利较小的、不安全的策略。实际上,这是个错误思维。打个比方:重庆、成都、西安单独均无力举办世博会、奥运会,如果联手合作,却有能力办好一个世界级盛会。
    第二,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看似可用沃尔沃的高档车来填补吉利车系列档次和技术,但是成本很大。如果吉利与奇瑞等车企合作共享沃尔沃,并共同推出新款车系,同时利用两个企业的销售渠道,那产生的市场效果并不是1+1=2,而是1+1>2。如果奇瑞也去引进一个高档车来与吉利沃尔沃竞争,变成相互杀价,成本独自承担;而选择合作,变成定价较高,市场知名度能迅速提高,成本分摊。可见,竞争使两个企业喝汤,合作使两个企业吃肉。所以,海外并购只有以国内同行合作为基础,才是有效并购。
    第三,我国钢铁业出现两个钢企共用一块牌子来重组并购,企业仍然是独立发展,产品也没有增加竞争力,对品牌也没有提升,变成一堆一盘散沙的资产。唯一的办法是,把相同产品资产抽出来组装成大企业,像艾美特电扇、金龙钢管、皇冠箱包等单一产品那样,做到中国的行业龙头位置。
    杰克•韦尔奇没有过时,依然是有效吸收营养的解购之源。并购已经过时,解购时代正在来临,用解购淘汰并购,并辅以品牌、税收等方面的策略,才是中国并购业的转型方向。
    综上,笔者认为,企业在海外并购前,先进行国内合作,而国内合作要么找对象以合资方式进行,要么通过解购方式迅速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再并购。所以,笔者认为,并购思维需转成解购思维。
国际在线 2010年12月27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