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类-企业并购评论】大鱼吃小鱼不可避免 大佬万科并购动作频繁

2012年03月22日信息来源:2012年03月22日
形势不饶人,时间不等人。在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里,钱,是最终比拼的武器。正可谓,有钱的开发商冷静等待出击,没钱的开发商急得坐不住。兼并和被兼并,都是迟早的事。
大佬万科并购动作频繁
民营地产大佬万科一直对形势十分敏感。这一回,手头不差钱的万科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又开始酝酿收购的计划。目前的深圳万科就正在与深圳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谈判股权收购计划——10月25日晚万科表示对于收购建设集团第一、第三大股东欲转让的共计71%的股权存在兴趣,报价8.32亿元。
这只是万科今年以来20多起收购中的一小部分。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万科在全国范围内已完成了17起收购,合同金额8亿多元。
尽管目前不少开发商因缺钱而焦头烂额,但从频繁的收购动作来看,万科在资金方面并不愁,可以说,它是心有余且力也足。万科前三季度累计实现销售面积601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14亿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18%和55%。万科今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减少27%,实现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6%。
事实上,四处并购对于2005年后的万科而言就像家常便饭。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万科收购了13家公司。2006年,万科收购了22家公司,以23.8亿元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为14 亿元的净资产;2007年,万科收购的公司高达27家,以18.7亿元的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21亿元的净资产。在万科2007年新增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中,41%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
2008年,万科收购了18家公司,合计投资金额近30亿元。在光景非常好而拿地十分困难的2009年,万科的收购行动进一步升级,这一年万科以近18亿元的代价收购了27家公司。
进入2010年,万科的步伐进一步加速,2010年的中报显示,在2010年上半年,万科共收购了17家公司,平均每10天就消灭一家地产公司。
信达转让旗下8项目
与万科收购潮对比的是,不少地产公司或拥有地产业务或项目的公司则在当前环境下急于转让旗下地产资产。以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为例,该公司唯一的地产运作平台信达地产,近日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立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让8个房地产项目,合计转让参考价格约2.9亿元。
据悉,这些房地产项目均属于抵押给银行的不良资产,为尽快回笼资金,信达资产计划在年底前后将这部分资产处理掉。
而此次将这些分布在各城市的不良资产统一处理,也可从中看出信达地产统一管理的决心。湘财证券认为,公司在此之前终止对于出租物业的注入,说明公司逐渐认识到市场化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信达地产固然是出自自身整合需要而停止出租物业的注入、抛弃具有瑕疵的不良资产,这些做法来自公司个体的发展需求,但另一方面,“尽快回笼资金”的目的却是很多房企共同追求的结果。
大鱼吃小鱼不可避免
开发商的资金关真的越来越难过了吗?显而易见。
在最近的一个月内,央行已经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货币政策似乎开始步入紧缩通道,加上调控压力下,传统的融资渠道几近关闭,房地产企业现金回笼压力与日俱增。
在这样的形势下,避免不了大浪淘沙、大鱼吃小鱼的局面。有这样一组数据清晰地表明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正在加速洗牌——今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完成了238起并购案例,其中能源及矿产与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各完成30起并购案例,占比均为12.6%;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市场在第三季度内完成的118起并购案中房地产依然雄踞第一,达20起,涉及金额5.8亿美元。在一半时间内完成了上半年66%以上的并购案例数量,房地产行业洗牌正在愈演愈烈。
这其中,首先被吞并的便是负债率高、资金实力欠缺的一些中小地产商,而实力雄厚的大型房企,拥有多元融资渠道的它们将在竞争中逐渐显露优势,在一步步的并购交易中成为超大型房企也或未可知。
房企重组已暂停相关申请零通过
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25日表示,房地产企业重组已暂停,今年尚无一例房企重组申请通过,房企重组需要国土部出具意见方可。
庄心一是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间隙接受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介绍,证监会已经和国土资源部建立了相关沟通联络机制,凡是房地产企业的再融资申请、企业重组等均需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在房地产企业的上市和重组方面,证监会和国土部会有一个沟通,看看是否符合国家的调控政策,重组委只能代表专业,不能代表政策。”庄心一说。
之前,多家投行在近几个月实际操作中,无论是主营业务为房地产或子公司有超过一定比例业务量涉及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其再融资申请材料均未“过关”。
而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本月举行的保荐人培训会议传递出严格把关房企再融资申请的信息。这意味着一般情况下房地产企业无需提出再融资申请。从8月开始,投行人士明显感觉到这一点。尽管此前监管层未明确表态从何时起不考虑接收再融资申请,但从多家投行实际操作情况来看,主业经营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提出再融资申请已几乎没有可能。
此外,一些房地产企业A 股再融资申请已经过期,有券商建议客户放弃A股再融资申请,有条件的企业可转向H股市场融资。
半岛网 2010年11月27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