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攻城掠地”或许远比市场想象的要迅猛。
3月9日,有消息援引外媒报道称,登陆港股主板不足两年半的内地医疗器械商微创医疗(00853,HK),拒绝了来自三大国际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Medtronic)、波士顿科学(BostonScientific)和雅培(Abbott)的要约收购。
而这一消息的传出,距离美国医疗公司史赛克(Stryker)正式宣布以59亿港元现金全面收购内地骨科器械商创生控股(00325,HK)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业内人士表示,基础医疗器械市场是外企收购的重点关注领域。
医疗器械领域并购案大增
对于微创医疗的投资者而言,3月11日的交易无疑是令人兴奋的:股价开盘即高开高走,放量上涨,盘中更触及年内新高至5.63港元,截至当日收盘,成交量涨至1476万,成交额飙升至7992万港元,分别较前一交易日 (3月8日)大涨近3170%和3480%,最终,微创医疗上涨8.3%至5.35港元。
跨国企业再次向中国医疗器械商伸出橄榄枝的传闻并非毫无可信度,尤其是考虑到近期发生的两宗大型并购案。
去年9月,美敦力宣布8.16亿美元收购主营骨科植入物医疗器械的康辉控股(中国)公司;今年1月,上市仅两年半的创生控股(00325,HK)公告称,国际医疗技术公司美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史赛克(SYK,NYSE)向其提出要约收购,根据条款,史赛克将为每股创生股票支付7.5港元(总代价约59亿港元,全部现金支付),较该股1月8日停牌前收市价溢价逾45%;创生的控股股东LunaGroup已承诺接受史赛克要约,将其持有的61.72%创生股份售予史赛克。
值得一提的是,1月18日,复牌后的创生股价在收购公告的刺激下急涨超过四成,连带港股市场上的多只内地医疗股借势上扬,这其中便有刚刚传出拒绝收购要约的微创医疗。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许玲妮指出,随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热潮,外企并购我国企业所占比例较大。2011年及2012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并购案例中,交易金额在200亿元人民币左右,较2009年及2010年有大幅增长。
产品销售推广刚获批
微创医疗近期并未发布任何有关前述传闻中提及的收购一事的公告。不过,就在9日传出收购传闻前的几个交易日,微创医疗刚刚 “欣然宣布”了一件事:2月28日早间微创医疗公告称,公司于2月26日获得内地批准,销售及推广主要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集团将尽快实施与此产品相关的销售及营计划。
瑞信在3月11日发布的报告中认为,微创医疗获内地批准销售及推广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集团由此可涉猎总值8亿元人民币的颅内动脉瘤治疗市场,同时预计Willis可与集团在2008年推出的Apollo颅内动脉支架系统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公司未来收入将得以提升,微升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1.2%及1.6%,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在研发方面,微创的心脏支架对强生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威胁,如果国际巨头急于收购微创医疗,很可能是前述刚被批准的产品将对现有的市场格局将造成影响。
就中国企业对于西方医疗器械巨头潜在的价格体系的破冰,许玲妮表示,目前,海外医疗巨头在全球高端器械市场的主导地位仍然稳健,但在部分器械制造方面,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已形成异军突起之势。
不过,就微创医疗近来屡传被收购一事,雪球网友“方舟88”(认证信息为雪球财经旗下i美股分析师)有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微创医疗作为国内龙头企业,有牌照、有市场,也有渠道,研发能力也不错,的确具备并购价值,所以收购传闻本身的确有逻辑可循,但若仔细分析微创医疗的现状,其被全盘收购的可能性是值得商榷的。
上述分析师指出,从去年以来,微创医疗就一直在二级市场上回购,这反映出公司认为自己的价值被低估,非常看好未来的业绩发展;另外,作为微创控股股东的日本投资者并不缺钱,所以若被收购,极可能是部分收购,或者类似威高与美敦力当年一样,成立合资公司。
据彭博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0日的申报文件显示,微创医疗的控股股东为日本大冢,其目前持有公司流通股股份占比为33.35%,二股东为上海张江,持股比例为19.15%;截至2012年9月7日的申报文件显示,三股东为中国微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WeTronCapitalChinaLimited),持股比例为15.44%。
每日经济新闻网 2013年03年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