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业-评论】证券公司借并购涌入期货业

2012年12月03日信息来源:2012年12月03日

    在玻璃期货和国债期货加速推进、原油期货、期权等创新品种紧密筹备的同时,一些背景深厚的券商正在通过并购等手段“跑步”迈入期货衍生品市场。而在未来金融期货将加速扩容的背景下,选择背靠券商、银行等大资产平台也成为期货公司未来发展的一大基础。
    期货公司成券商热门收购标的
    期货行业的最新一则并购交易发生在11月26日,高盛集团在中国的策略合作伙伴北京高华证券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深圳乾坤期货有限公司的收购交易,高华证券副总经理姚嘉仁将出任董事长。由于高华证券和高盛的紧密关系,此笔交易受到广泛关注。
    中国期货业协会的资料显示,乾坤期货总部设在深圳,并在广州、昆明和北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截至去年底的净资本为1875万元,但近两年经营情况均不理想,去年手续费收入仅为345万元,在全国160家期货公司中排在147位。
    “乾坤期货此前的控股股东是一家计算机公司,这两年业务都基本停下来了。”一位乾坤期货前高管称,高华证券收购乾坤期货从今年二季度末开始就有接触,而到了9月份,谈判就基本敲定了。
    虽然高华证券并未公布收购的具体交易金额,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项收购耗资应该不大,对于高华证券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国内三大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席位。
高华证券并非最近唯一行动的券商,今年5月,山西证券发布公告称拟增发收购格林期货,此外,一些旗下还没有期货公司的上市券商正在期货行业寻觅合适的合作伙伴,已是公开的秘密。
    在实力券商寻找实力较弱的期货公司进行并购突破的同时,期货行业内部“大鱼吃小鱼”的并购也越来越频繁。根据中国中期在本月22日发布的公告,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华元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获得证监会通过,在合并后,中国国际期货的注册资本从10亿元提升到17亿元。
    券期联姻迎接衍生品创新
    事实上,虽然券商系期货公司在期货行业内的资格并不算“老”,但在这一轮金融业务创新中却占据了优势位置。在近日国泰君安期货、永安期货等18家首批获得资管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中,就有9家券商系期货公司入列,占据了半壁江山。
    国金证券证券行业分析师陈建刚表示,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本实力上。根据《办法》,期货公司注册资本需要达到5个亿以上,净资本要达到8000万以上,才有资格申请资管业务。
    而和传统的期货经纪业务相比较,取得资管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则意味着获得了向国内几乎所有证券业务出手的“开火权”。根据期货资管办法,具备期货资管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开展的资管产品可以投资于期货、期权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同时还可投资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品种。
    陈建刚认为,依托网点和客户优势,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在金融期货业务具备突出优势,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也得天独厚。比如,自股指期货推出以来,中证期货、广发期货等一批券商系期货盈利增长均颇为迅速。而在国债期货筹备基本已经完成随时可能推出的情况下,则那些具备银行背景的期货公司如光大期货、招商期货等,在成交额和手续费收入方面都有望大幅增长。
深圳商报 2012年11月30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