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整合评论】房地产行业并购数量与金额创历史新高

2012年05月18日信息来源:2012年05月18日
2010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持续增长。截至2011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案例数和并购金额均双双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并购84起,占并购案例总数的13.5%,为所有行业之首,涉及并购金额25.8亿美元。 2011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业完成并购32起,同比增加22起,是2009年全年的1.6倍。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指出,宏观调控政策趋于严厉,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并购整合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拓展市场份额的一条便捷通道。目前,房企并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大型房企不断吞并整合中小型房企,而非房地产主业企业纷纷退出房地产业也加速了房企并购整合潮的推进。我国房地产行业将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大吞小加速扩张步伐
房企并购呈现出实力分化和整合提速的特点,并购方多为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或是由地方向全国辐射的大型房企;而被并购方则是有项目或土地但体量小、融资渠道少、背景小的中小房企。
典型案例有2010年,万科出手频繁,并购了北京CBD赢嘉中心、深圳海轩广场昆明新河民房地产北市区公司、上海中房滨江房产、深圳九州房地产以及其他14家公司;这一系列并购为万科的全国化布局和多业态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1月,恒大地产斥资16.6亿元收购深圳建设71%的股权,此举将助力恒大完善产业链、加强持有型商业物业运营能力和旧城改造能力。2011年4月,恒盛地产以5.147亿元收购中城建(大连)房地产开发的70%股权及股东贷款,以此进一步开拓大连市场。
“退出”机制促进行业洗牌
非房地产主业企业退出房地产业,加速了房企并购浪潮的推进。
非房地产主业企业退出房地产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些当初带着投机性目的进入房地产业的企业,因经验不足、规模小、缺少专业人才等而选择退出房地产业,从而集中力量发展主业。
2010年6月,以生产稀土材料制品和设备为主业的太远双塔刚玉股份有限公司以2.25亿元价格,出让刚玉房地产公司全部股权给中正房地产公司和邢建民,从而退出房地产行业。为专注于有色金属冶炼和磷化工生产,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于2011年5月将旗下持有的成都宏达置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3.1%股权出让给世纪有限公司,出让价11.3亿元。
二是国务院要求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中央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受这一政策影响,产权交易市场已成为央企“退房”的重要渠道。2010年12月,中远集团挂牌出售其所持远洋集团全部16.85%股份,约9.5亿股,挂牌金额约53.2亿港元,中远地产成为首家完全退出房地产行业的中央企业。中信集团于2011年2月挂牌出让其所持有的珠海横琴城市之音房产开发有限公司3.33%的股权。
大小企业各寻资金来源
从资金来源及投向情况看,大型和中小型房企在并购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并购活动中,大型房地产企业除运用传统融资渠道之外,还通过房地产投资基金(VC/PE)进行具体项目/企业的投资并购。在2010-2011期间房地产行业并购的案例中,由房地产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并购日渐活跃,大多是VC/PE支持的房地产行业巨头对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建项目或物业管理公司的收购。
随着2010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特别是银监会对信托公司房地产业务进行严格审查后,国内出现了将近30只大大小小的地产投资基金,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500多亿元,主要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方式出现。根据麦肯锡的研究,预计到2015年,中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管理的总资产将在9100亿元左右。
而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中小型房企则通过企业金融股权投资实现并购。在宏观调控情况下,部分中小型房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通过企业金融股权投资来平衡只进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风险。
解放牛网 2011年07月22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