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医药市场将快速增长 大规模整合重组不可避免
国研中心社会研究发展部部长葛延风在17日国研中心召开的医改和健康产业论坛上表示,目前医疗体制改革为健康产业中的一部分细分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包括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服务、商业医疗保险以及医疗信息化产业。葛延风同时指出,当前制药领域企业数量过多,集中度低,未来大规模产业整合和重组将不可避免。
葛延风表示,此轮医改主要突出政府责任和强化政府投入,据其统计2011年我国卫生总费用总计约2.2万亿元,其中公共投资约占64%,约为1.4万亿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包括基本药物的购买。
天津医药董事长张建津在论坛上表示,随着今后中国对基本医疗投入的不断增加和基本药物目录扩容,医疗药品市场将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二三线城市更具潜力。美国礼来董事长李励达表示,中国预计到2017年会由目前的全球第三大医药需求市场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但葛延风亦强调,未来政府规范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的生产流通秩序,将进一步提高质量标准,加快产业整合。“美国以前也有300多家制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后现在只有30多家,而中国目前制药企业有4000多家,集中度太低,“葛延风表示,”未来行业内大规模的重组将不可避免。“
张建津表示,目前中国保健企业和药品企业虽然数目众多,但规模都较小,随着未来新版GNP的实施和加强对保健品和服务行业的规范管理,产品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医药健康产业的整合购并将成为一个大势,未来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张建津还指出,未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主要强调以预防为主,因此企业也应围绕预防理念,提高对人口老龄化、疾病发展变化的关注度,加强在预防和保健等不同功能上的药品研发。据其了解,未来在生物制药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上,国家将从税收上对相关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
在新药开发方面,李励达表示,未来中国应加强药品数据管理,目前将一款创新药带入中国市场一般需耗资10亿美元,因此对如此巨额投入的新药专利和数据保护尤其重要。此外,在创新药物获得市场准入和定价方面,李励达则建议政府和医保部门在提高相关药品定价时应直接与企业进行公开谈判,以促进创新药物体现其研发投入价值。
新版GSP或将于六月出台 医药行业面临洗牌
3月16日,“四川省开展药品第三方物流试点工作动员会”透露,国家的药品经营政策将有一个重大调整,新版的GSP(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和新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预计将在六月出台。
四川省食品药监局药品市场监督处谢伟处长认为,新的文件出台以后,药品经营的准入门槛将大幅度提高,对此,“药品第三方物流是药企可以选择或者说是必须选择的出路之一,不然或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危机。“
“目前,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000多家,四川省有批发企业1032家。四川省连锁经营发展较快,连锁企业门店数已占零售门店总数的87.4%,至此,现代医药物流以及第三方医药物流等新型药品流通方式正悄然滋生,扁平化、少环节、可追踪、高效率的现代流通模式比重开始提高。”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刘伟德说。
西部华源医药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长山把我国医药物流与美国做了对比,结果显示:目前,较之美国,我国医药物流用了7倍的费用,完成其30%的流通额,得到28%的收益,整体效率相当于美国的2%,同时,我国还需承载近5倍的年增长。而中外差距正是由传统医药物流经营成本高、效率低、GSP投入大、流通环节多等弊端导致的。
曾多次参加新版GSP起草会议的谢伟处长向参会的400多家药企解释了第三方物流的优势,第三方物流在节约人力资源、加强行业集中度、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等方面作用显著。通过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提供符合GSP要求的药品验收、存储、养护、配送管理服务的活动,第三方物流的引入会使医药流通行业平均利润至少增长1倍,物流效率大幅提高。
据悉,作为四川省药品三方物流试点五家企业之一,西部华源医药有限公司自2009年11月底试运营到2010年3月,日配送金额就已达200万元,全国有60多家制药企业将西部华源作为川内的一级经销商,成渝区内有240多家药品流通企业与西部华源建立了合作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省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先行者,试点工作取得良好的结果。因此,国家局已经把全国第三方物流的科研课题交给了四川局完成。目前,四川局已经完成初稿,交给了国家局,国家局正在组织论证。
中国证券网 2012年0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