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硕管理咨询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间,中国企业参与了37起以日本企业为收购对象的并购,较前三年增长了近50%。而仅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公司对日本并购的数量就达到23起。包括中国石油(601857)、神州数码、无锡尚德、苏宁、山东如意(002193),以及比亚迪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在日本开展并购活动。
从历史来看,欧美企业一直是并购日本企业的主力军。然而从去年开始,中国企业开始逐渐上升为并购大战中的主角,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层次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企业本身的强烈需求。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大部分的企业并购属于战略并购,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通过并购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深耕国内市场。”德硕管理咨询公司上海办公室副总经理惠亮分析指出。
惠亮进一步分析说,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还是在价值链的低端进行操作,为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中国企业迫切希望获得日本企业在品牌、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导致大量日本企业经营困难,很多企业寻找外部资源。而经济危机中,大多数有实力的欧美企业已经是自身难保、无暇东顾了,反而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中国企业有并购的实力和意愿。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日并购不仅在“量”上有所飞跃,也开始注重“质”的提升。从行业角度来看,截至2008年,中国对日本企业的并购大多是集中在高科技和制造业。但是从2009年下半年到现在,并购范围除了部分的高科技和制造业以外,还出现了服务业、零售业等新行业。
“一边是并购日本企业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带来的效益优势,而另一边我们也看到了在并购这场经济大战中,中国企业暴露出的"软肋"。”惠亮说,“根据德硕咨询的研究分析,大部分赴日并购的中国企业所遇到的困难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对方企业的抵制以及自己经验的缺乏。”
国际金融报 201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