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最大国有银行之一的董事长呼吁中国金融机构加快走出去步伐。这传递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显示中国正考虑让国内银行重新开始海外并购。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表示,后危机时代是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良机,称走出去已"势在必行"。
肖钢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重挫的金融机构,恢复元气需要一定的时间。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能力。"
收购海外机构兴趣的重新燃起,将标志着中国政策的重大转变。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几乎禁止国内金融集团进行海外并购。
中国出台上述禁令之前,在2007年晚些时候,中国国有公司与投资机构对西方同行做出了一系列时机不佳的投资,包括荷兰银行(ABN Amro)、富通(Fortis)、花旗银行(Citibank)、黑石(Blackstone)以及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肖钢表示,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应该包括收购,但应继续以"内生性"增长为重点,服务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客户。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中国银行业多年前就制定出了自己的国际扩张战略,但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进程就放缓了。中国银行业的海外扩张是不可避免的。"
肖钢表示,各银行应该集中精力在迅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进行扩张,比如,东南亚、中东、南美洲、东欧与非洲,因为这些地区的"文化认同感较强",且中资银行可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另外,中国当地报纸援引中国银行副行长岳毅的话称,中国银行计划收购东盟(ASEAN)国家的一些银行。东盟成员国包括印尼、越南和马来西亚。
凤凰网财经 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