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类-产业整合评论】华夏酒报:打造产业集群需要多方合作

2012年03月20日信息来源:2012年03月20日

    如今,"与同业合作,与自己竞争"的企业战略逐步深入人心。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来看,集中战略、一体化战略必将成为众多区域白酒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因此,多方沟通与合作成为集中产业集群力量的前提,这其中包括了政府、本地同业、外地竞争者、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 地区散户借大品牌的光 茅台镇是酒都,景德镇是瓷都,在这两个与酒相关的产业集群的比较当中,显然,茅台酒厂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全镇小酒厂的发展,在人们的心智中茅台镇的酒都是茅台酒,一般消费者并不能区分茅台酒与茅台镇酒的差别,因此,众多小酒厂免费借势;而景德镇给人们的心智定位就是,只要是这里加工出的瓷器都是好瓷器。但是,如果茅台镇政府对小酒厂监管力度不够,则很有可能损害茅台酒的品牌和品质形象。 打造产业集群需要游戏规则 税收是白酒产业中支出的重头,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小作坊式的酒厂偷漏税现象比较突出。以辽宁凤城地区为例,小酒厂加一起交的税仅是当地某大型白酒企业的六十分之一。由于没有税收这一部分经营成本,小酒厂在产品售价上,以同等级的外包装,更低廉的价格,模糊的名称分走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在打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如果正规的企业吃亏,不正规的企业受益,这本身就缺乏公平性。如果说为避免大企业的垄断,而在市场中准入新企业参与竞争,维护消费者利益,但如果不正规的小企业拉了地区大品牌的后腿,最终结果只能是大企业被拉下水,小企业短期投机后撤退。 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政府对游戏规则的制订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力求做到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以大企业引导和指导小企业提升品质,同时规范税收政策。 集团化与并购是建立产业集群的捷径 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产生于1897—1903年,以同类企业并购为特点,共经历2804起并购,对美国企业产权领域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冲击,出现了一些巨头企业。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产生于1919—1930年,共经历12000起并购,以纵向并购为特点。而在中国白酒领域,至今并没有几次上规模的并购。
    白酒作为同质化商品,每个上规模的企业都有上百个甚至数百个细分种类。众多白酒企业要么各自独立山头,要么在红海中厮杀。而打造产业集群不能仅看到当地的小环境,还要放眼一个省甚至全国的大环境,通过跨地区的横向并购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样有利于行业的稳定发展。由于协同效应的存在,并购还能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效率和效益,使并购后的两企业的总体效益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的总和。 同时,通过并购和清理,当地政府对当地达不到产业质量标准的小企业进行改造或清除,集中主力扶持正规企业,以大品牌为主带动众多小品牌,集聚发展力量,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华夏酒报》 孙峻峰 2010年07月12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