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类-并购解析】张云东:绩差公司并购重组危害极大

2012年03月19日信息来源:2012年03月19日

    26日,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与和讯网联合主办的"2010年第二届中国(深圳)创业板高峰论坛"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举办。相关监管机构领导、专家以及已上市、拟上市创业板企业等人士共计300余人参会。时值创业板即将周岁之际,众位有识之士齐聚一堂,以多元角度针对创业板热点问题展开思想激辩和深刻剖析。 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深圳稽查局局长张云东先生表示,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个中要义。我们对资产重组,特别是资源优化型的资产重组,为了提高公司质量,为了提升公司规模经济的水准,为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一类资源整合型的资产重组是坚决支持的,是极力推动的。 但这一类重组在我们目前的重组市场是部分主旋律,我们的主旋律是绩差公司资产置换式的重组,这是不应该出现的,但为什么会形成目前这一局面呢? 张云东认为,这和一部分人的错误认识有关系,有些人说绩差公司的重组是一些企业不具备IPO的条件,它通过重组来上,这个公司有这个需求、投资者有这个需求,但自己认为这个说法不对。投资者的需求有时候也是盲目的、也是不理性的,不能说有需求就要满足他,赌场也有需求,但这是万万不能允许的,因为投资者的赌性是天性,所以应该在制度设计上做引导。 还有一些人认为绩差公司重组可以保护投资人利益,这个公司本来是一个烂公司,重组了以后它现在有价值了,投资人利益不是得到保护了?这没错,但这个保护是保护了少数人的利益,但是因为它破坏了资源配置的功能、破坏了市场的秩序,毒害了市场文化,对整个资本市场、对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是有损失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考虑小众和大众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总体来讲,从资本市场全局来看,绩差公司并购重组危害极大,得不偿失: 一是它破坏了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给市场一个错误的信号,挤占了大量市场宝贵的资源,使那些符合产业方向而且有盈利前景的公司无缘介入资本市场; 二是这种重组往往是倒壳、保壳,主要采取资产置换、报表重组、关联交易或捐赠,主要是搞这些名堂,实际上对公司没有什么提升,而且有些人进入这个公司以后不思怎么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是想着马上找下家,把它倒出去;
    三是破坏了公司治理,损害了资本市场的秩序,这种重组在上市公司中会引发虚假信息、财务造假、关联交易,虽然极力查处,但是在市场上会出现大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 四是毒害资本市场文化; 五是在一些公司的兼并重组里面,地方政府往往用倾斜政策把地方宝贵资源拿出来,注入到千疮百孔的破公司里面,这是对于资源的极大浪费。 张云东表示,总体来说,绩差公司资产置换重组得不偿失,而且几乎成为许多让我们防不胜防、查不胜查的市场弊端的根源,很多市场弊端的根源就在这儿,现在已经到了非从制度层面着手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和讯 2010年06月26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