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设备仪表业-评论】并购出海 中企将主导全球白电市场

2012年11月24日信息来源:2012年11月24日

    11月6日,海尔全资控股的新西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全面增持新西兰斐雪派克电器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后者是新西兰的著名家电品牌。继收购日本三洋电机之后,海尔再一次在发达国家成功实施并购。
    自2009年以20%的股份成为斐雪派克最大股东以来,海尔一直受益于其在高端市场的营销与研发资源。如今海尔已持有斐雪派克90%或超过90%的股份,并已发出绝对所有人公告,强制收购剩余股份。
    海尔新西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尔白电集团总裁梁海山称这次收购为“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家电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中国企业一直在布局国际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收购海外知名品牌是一种最为快捷有效的“出海”方式。“相比于自建工厂,收购当地知名品牌是打开当地市场最快的方式,还可以迅速提升品牌溢价。”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亦曾向媒体坦言,海尔虽然全球开拓能力较强,但缺乏高端品牌。收购定位较高的斐雪派克是为了达到一种复合效应。
    不过,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知名高端品牌”的说法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斐雪派克的影响力仅限于澳洲市场,而在欧美或中国都并不出名,“在被海尔收购之前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说过它。”
    刘步尘还表示,中国企业国际化有很多路径,比如格力海外建厂、美的建设基地等,至于并购更是消息频传,如TCL收购汤姆逊,联想收购IBM。“通过当地品牌收购,中国企业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国外市场,因为被收购方原来就有一定知名度和渠道架构。”
    但是,收购往往需要两个企业文化的融合,联想就不得不用许多时间来与IBM进行磨合。刘步尘说“海尔与斐雪派克的价值观融合是最大的考验”。
    帕勒咨询罗清启表示,如今国际家电市场上“东”升“西”降趋势明显,中国企业正成为影响全球白电产业竞争结构的主导力量之一。他甚至还表示,海尔的这次收购将成为全球白电市场质变的分水岭。
    陆刃波表示,全球白电格局向中方倾斜已是既成局面。“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大部分家电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
    然而在刘步尘看来,一次收购根本无法实现这样的影响。“最大的意义不过是对海尔进入澳洲市场有帮助。此外斐雪派克在洗衣机方面有些技术较为领先,可以给海尔用。”他说。至于对全球白电市场格局的影响,他表示,7.66亿美元的收购额在国际上只能算小型收购,影响力有限。
    事实上,早在海尔收购三洋时,就有业内人士预测全球家电市场将发生质变,白电主导权将转向中国。如今看来,这似乎过于乐观。“海尔收购三洋不过是为了进入东南亚市场。”刘步尘说。
    刘步尘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是多种方式相结合,并不存在哪种方式更好。“得看未来几年是否会产生实际效果。”
    陆刃波亦称,收购国外品牌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他强调,虽然收购是最快捷的方式,但磨合得不好就可能被拖累。总而言之,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2年11月23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