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7 裴红卫:维护石油安全 保障经济稳定

  

维护石油安全保障经济稳定


裴红卫


   


  据有关研究,对于发达经济体,油价每桶上升10美元将使GDP下降0.2%,但是对发展中国家却会导致0.4%甚至更多的损失。据有关历史资料显示,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我国GDP要下降0.01%,如2000年国际油价上升64%,我国GDP下降0.7%,对国民经济造成约600亿元的损失,所以为了保障我国国家经济安全,一定要确保石油安全。


  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堪忧


  石油资源相对不足,增产难度大。我国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和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居于第11位和第10位。我国人均占有石油可采资源12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6%。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多年没有较大提高,占世界比重很低,储采比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东部主力油田占中国石油产量90%,但这些油田如大庆、胜利等已经开始老化,油质下降,产量递减。西部石油勘探尚未发现整装大型油田,虽然塔里木盆地预估储量甚丰,但采油成本太高,运输成本高昂,无法形成量产。其他地区每年新增的原油探明储量不足,而且多数新探明的储油区埋藏深、油层薄、产量低。因此,我国石油产量在未来10年左右不可能实现大幅度增长。


  石油供需矛盾尖锐,进口渠道单一。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石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递增,国内原油的供应增长速度却只有1.67%,国内石油供应已明显落后于消费增长的需求,致使我国每年的进口量逐年增长。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源于中东、非洲。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石油比例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中东、非洲正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高发区。另外,我国进口主要采用海上集中运输,而袭击石油生产、运输设施已成为恐怖活动的新方式,尤其是海上石油运输咽喉——马六甲海峡。一旦发生意外,我国的石油供应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石油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2003年,我国GDP增长9.1%,占世界GDP增长总量的4%,而能源消耗(含石油)占世界总消耗量30%。此外,许多寄生在油田周围的土油厂虽然技术设备不合格,炼出的机油、柴油等也大多不合格,却浪费了大量资源。


  石油战略储备不足,应对风险能力脆弱。按照国际能源署的标准,国家石油储备要达到110天才相对安全,目前美国为158天,德国127天,日本更是高达170天。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则相对滞后,2008年才建成了首期4个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分别位于辽宁大连、山东黄岛及浙江舟山和镇海,储备总量约合1400万吨原油,使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达到30天原油进口量,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战略储备标准相距甚远。这意味着在国际石油安全发生重大危机的时候,我国的石油储备严重不足,应对风险能力将非常脆弱。


  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思考


  加强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立足国内油气资源”是石油安全的根本保障。国家应通过制定、修改相关政策,完善石油勘探领域的竞争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参与等方式,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主体多元化。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石油勘探开发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以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突变。


  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石油依赖。为实现“十二五”规划中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5%的目标,要尽快提高核电、水电在我国能源供给中的比重。同时,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开发如非粮食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液体燃料、页岩气等新途径,努力实现燃油替代。


  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大海外找油的力度,加快建设海外原油生产能力,通过多种措施获取石油资源。同时,建设更加多样化的能源通道和运输渠道,保障我国石油供应渠道稳定,最终形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地方储备、央企商业储备及中小型商业储备四级储备体系。


  增强国际合作。可进一步扩大欧佩克12个成员国、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际合作,制定新的全球机制稳定能源市场,同时改善石油供应、需求和价格等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发布,更加积极地进行石油期货操作以强化成本控制。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


   


  pdf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093746876.pdf


  word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093800466.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