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动
多家校外媒体报道经管学院国际化工作
2024-04-24 14:52 信息来源:经管学院 13203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肯尼亚学生及校友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经济管理学院结合近期国际认证再认证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对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历程、经验与成果进行了深入挖掘梳理,获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中国MBA教育网、今日头条、腾讯网等多家校外媒体报道。

报道全文如下:

 

中国日报网等:北交大经管学院: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战略

2024年3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收到来自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通知,学院顺利通过EQUIS再认证,并获得最高标准的五年期认证。至此,学院自2021年顺利通过AACSB、EQUIS、AMBA三大商学院国际认证后,又全部获得最长的五年期认证。

这样的成绩无疑令人瞩目。但如果对学院国际化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就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事实上,作为北交大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国际化始终是经管最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战略。

贯穿百年“引智”办学

不论是尚处于国内毫无先例可循的初创期,还是已达到世界公认一流水平的新时代,虚心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做法和经验为我所用,是北交大经管学院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探索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

20世纪初,经过声势浩大的保路、护路运动的洗礼,中国政府收回了部分铁路运输管理权,培养中国自己的铁路管理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从日本私立岩仓铁道学校学成归国的邮传部司员曾鲲化受西方经验触动,以《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建议创办铁路管理学校,直接推动北京交通大学前身——铁路管理传习所于1909年创立。这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北交大经管学科也由此开端。

由于当时大部分铁路的管理权掌握在各个国家手中,要收回路权需要通晓各国语言,学校所开大部分课程均采用外国原版教材、用外语授课,英语、法语、德语课全部由外籍教习讲授。

1917年,公派学习成绩优良者出国深造的留学制度开始实行,成为学习西方的重要渠道。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等,都是经管学科早期公派出国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最早培养的顶尖管理人才。

1921年,时任交通总长叶恭绰参照西方大学经验,倡议将部属跨省区的三地四校联合组成交通大学,下设交通大学北京、上海、唐山学校。叶恭绰亲任交通大学校长,主张“师法欧美”,学习西方教育制度。北京学校继续大量采用英美两国原版教材,用英语授课,为此延聘了一大批英、美留学回国专门人才任教。据学校1923年教师名册记载,当年全校教师91人,曾赴美、英、法、德、日等国留学者占七成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建设经验成为当时的国策,并全面地反映到教育上。学校聘请多位苏联专家来校指导,同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赴苏联深造。经管领域的杰出代表有方举、许庆斌、陈景艳等,他们50年代赴苏联留学,回国后成为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引智”工作进入全新阶段。一方面开启历史上数量最大、层次最多的选派留学人员出国,开展学位攻读、访问讲学等合作,另一方面大力选聘优秀海外人才回国任教、邀请外国文教专家来院交流。2013年,学院在国内二级学院中较早成立国际咨询委员会,通过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先进经验,着力提升办学国际化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某种意义上讲,百年经管的发展之路,就是一部贯穿始终的“引智”之路。

以国际认证驱动自我优化

对于全球商学院而言,同时获得“三皇冠”认证(AACSB、EQUIS、AMBA),是进入世界顶尖行列的“通行证”,全球只有不到1%的商学院获此殊荣。2021年,北交大经管学院一举通过三大商学院国际认证,成为全球第116所、中国大陆第13所、北京地区第3所达成这一成就的经管学院,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在一年之内通过三大认证的经管学院。而后又在再认证工作中延续出色表现,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赞誉。

凭什么?院长施先亮的回答很简单:与其说是接受国际认证的考验,不如说是我们主动融入国际教育主流的积极变革,是以国际认证驱动自我优化的持续进程,体现的是百年经管的底气、定力和决心。

作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认证体系之一,AACSB是国际商学教育认证体系中含金量最高的整体认证,EQUIS以评审的全面及严谨而著称,AMBA则强调专业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大认证均有自己的准则框架,考察点和认证过程也各不相同。同时推进三大认证,无疑是难度更大的多线作战、持久作战。

面对横亘在眼前的“三座大山”,在学校党政的全力支持下,学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遗余力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终凭借百年积淀的学术成就、引领产业发展的社会贡献,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全方位的校企融合、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受到专家好评,一路过关斩将。

在此过程中,如何深刻理解欧美标准体系下的国际认证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土化解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此,学院做了大量调整优化工作,比如新成立信息化、品牌营销等多个机构完善管理决策,增设商业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教学模块,鼓励老师们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与合作……这些举措,确保了学院工作既满足认证标准又兼顾学院特色,并因此赢得了访评专家的高度评价。

高标准、严审核、跨文化、长周期等重压之下的成功认证,是国际同行对北交大经管学院愿景使命、办学质量、科研实力等工作的全面肯定,显著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声誉,降低了学院在国际舞台上被识别和认可的成本,极大地拓展了学院国际交流的空间与层次。

特别是,国际认证是一个持续改进的体系,其标准本身会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地迭代优化。这对学院来说意味着获取一次认证并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内驱力去改进和提升。正是基于这一点,学院近年来主动强化识变应变求变能力,确保办学治院各项工作始终运行在高水平的发展轨道上。

与“一带一路”同向同行

2023年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同时也是中肯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北京交通大学的肯尼亚留学生和校友代表给国家主席习近平写信,表示非常高兴来到中国学习,希望当好肯中友好的桥梁。不久,习近平主席复信鼓励他们继续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业发光发热,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回信极大地鼓舞了北交大师生校友,是对学校办学成绩特别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充分肯定。作为北交大国际化办学最早、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院,经管学院在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近年来,学院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与海外大学、机构和本土产业、企业联系密切的独特优势,常态化推进“一带一路”理论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和智库成果,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运营与物资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安全、能源合作、劳动标准、海外债券与企业投资等诸多方面。同时作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签署成员单位,积极为全球责任管理教育、可持续管理教育贡献力量。学院教师还担任了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高校联盟主席、IEEE物流信息化与产业安全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席、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重要国际行业组织职务,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学院与全球知名院校建立了120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全面覆盖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致力于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和行业急需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一流经管人才。同时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中俄交通学院等优质合作平台,重点面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招收留学生,结合中国实践培养优秀国际人才。过去5年,学院共派出参加国际项目学生近700人,每年在院学习的留学生近300人,承担了全校三分之一的留学生培养工作。在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联合发起的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学院留学生提交的两篇案例同时获评“最佳案例” ,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分享。

此外,学院还高质量完成了商务部委托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外贸新业态与国际物流管理研修班”、“中巴铁道工程英才中心运输经济研修班”等专项国际培训任务,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订单式”人才培训。2022年,学院承接了学校历史上首个商务部援外留学生博士项目,首批14名学生全部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学院精心设计“感知中国”系列活动和实践教学,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培养的全过程,引导留学生在全面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领略优秀中国文化,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在全球化格局日趋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更加事关民心相通大局,”学院党委书记李彤表示,“我们将下大力气做好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服务国家战略作出应有贡献。”(文/李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