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26 杨亚萌:医疗器械产业亟须优化产业结构

  

医疗器械产业亟须优化产业结构


杨亚萌


  2011年,我国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当年总产值1384.7亿元,比2010年增长17.5%。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878家,主要集聚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2010年,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大型企业数量较少。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中型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企业数有121个,仅占同期全部企业的13.2%。中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普遍存在科研投入不够、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低水平重复建设容易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主要生产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多为外资企业生产。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数据,仅在CT设备领域,西门子、飞利浦、东芝等五家企业占国内市场的份额就高达90%。
  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很多器械的核心部件严重依赖进口。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端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减轻国家和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医疗器械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加大自主创新是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医疗器械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学科交叉性强,一种医疗器械的研制和生产往往涉及电子、信息、材料等多个学科。要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投入的水平和质量。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一是要重点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型医疗器械企业集团,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品牌。二是鼓励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规模效益。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市场机制使得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走向兼并破产。最终,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做好相关配套措施,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要改善企业的金融环境,从信贷融资、企业上市、财务顾问、债券承销等多个领域给予支持。二是提高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优质医疗器械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在税收上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税前抵扣力度,合理提高医疗器械出口退税额度。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优化贸易政策,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大对医疗器械产业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


   


  pdf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104143654.pdf


  word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104150197.doc